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退避三舍

tuìbìsānshě

春秋时代,晋公子重耳由于在国内遭到奸人的迫害,不得不长期流亡国外。当他流亡到楚国时,楚成王举行盛大的宴会招待他,宴会上楚王问他:“公子如果回到晋国做了国君,怎样报答我呢?”重耳想了一想回答说:“你们有的是珠宝良材,我们用的都是你们剩下的东西,我还有什么可以报答您呢?”楚王说:“总是可以报答的吧?”重耳又想了想说:“如果能够像您说的那样,我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将来一旦晋楚两国交战,双方的军队在中原相遇,我一定命令晋军退避三舍,以此作为报答。”

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国做了国君,称为晋文公。公元前632年,楚国令尹子玉领兵进攻宋国,并准备向晋国宣战,晋国应宋国的要求出兵援助宋国,当晋楚两军交战时,晋文公见楚军来势汹汹,立即命令军队向后撤退九十里,部下们都不能理解,大夫狐偃解释道:“目前楚军并不疲惫,我们退避,是实现当年文公受楚王礼遇时许下的诺言。假若没有楚国的帮助,我们就不会有今天。现在后退九十里,就是为了报答楚国。要是我们撤退,他们还继续追上来,那他们就亏理了。”后来楚军在骄傲轻敌的子玉的指挥下,并没有撤退,而是一再向晋军进逼,结果被晋军打得大败。

解释:比喻对人让步,不与相争。舍:古时行军三十里为一舍。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 下一篇 完璧归赵
  • 上一篇 图穷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