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罡
胡适(一八九一·一二—一九六二·二)原名嗣、洪骍,后改名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中国现代著名学者,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奠基者之一。一八九一年十二月十七日生于上海大东门外。一八九五年在绩溪进私塾读书。一九○六年考取中国公学,加入“竞业学会”,并在《竞业旬报》上发表白话小说、诗歌。一九一○年夏在北京考取“庚款留美官费生”。曾在哥伦比亚大学从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学习。一九一七年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同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一九二○年出版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诗集《尝试集》。一九二七年与徐志摩等创办新月书店。抗战爆发后出任中国驻美大使。一九五八年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一九六二年二月二十四日在台北去世。
胡适终其一生是一个具有自由思想的现代知识分子。在文学革命、白话诗文的倡导与创作上有开风气之功。在现代学术研究上无论是中国古代小说考证与古史的研究,还是中国哲学史、思想史的研究与整理都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在中国现代历史上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颇为贴切地描述了这位由传统中国向现代中国发展过程中的承传者、启蒙者的形象。
胡适不仅从理论上提倡白话新文学,而且还以自己的创作实践来努力做新文学的拓荒者。虽然,胡适曾多次慨叹自己是“提倡有心,而创作无力”,但他的创作尝试是很大胆的,是多方面的,有的还很有成绩。他不仅坚持用白话写论文,还努力提倡各种新的文学样式,带头试验用白话作诗、写剧本、小说、传记和散文等,尤其是他的尝试体新诗和优美散文,在新文学的诞生时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胡适曾大力提倡短篇小说。一九一八年三月,他所作《论短篇小说》的讲演,可以代表他对短篇小说的见解和热心。一九一九年,他将翻译的都德、莫泊桑、契诃夫等人的短篇名作,辑为《短篇小说》第一集出版。这些译作,为突破那些“某生某处人氏……”的小说滥调,实现中国小说的现代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其中都德的《最后一课》,尤为脍炙人口的爱国名篇,经胡适以白话译出,影响特大,传诵数十年不衰。胡适尝试的白话小说《一个问题》也属早出的现代白话小说。后来的《差不多先生传》,是一篇寓言式的作品,用讽喻和夸张的笔墨,为“差不多先生”一生的不认真、不精细、敷衍潦草等种种荒唐行径作注,针砭国民性的弱点颇为深刻,且语言生动,富于幽默情趣。发表后,传诵一时,被选入中小学国文课本,成为胡适作品中传播最广的篇什之一。
对于戏剧,胡适也热心改良。一九一八年,他写的《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一文,大力提倡写实主义的悲剧,阐扬现代戏剧的特点,抨击旧戏中的“团圆迷信”,以及连台本、跑龙套、翻筋斗等“不真不实,自欺欺人的做作”,切中旧戏的弊病。胡适创作的独幕剧《终身大事》是我国新文学史上最早的白话剧本。剧本反映的是五四时期富有时代色彩的婚姻自主问题,表现了反封建的主题,在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中间有较广泛的影响。
胡适在创作上使劲最多,影响也颇大的,是白话诗。他对于新诗理论的探讨,创作经验的总结,也有显著的成绩。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中,朱自清曾经指出,“胡适之氏是第一个尝试新诗的人”,肯定他的《尝试集》是“我们的第一部新诗集”;并且说,胡适关于新诗的主张,大体上为当时的许多新诗人所共信,而他的《谈新诗》一文,“差不多成为诗的创造和批评的金科玉律了”。可见胡适在新诗创造和新诗理论建设初期的重要作用和突出地位。
《尝试集》主要是表现了个性解放、人道主义和民主、自由的诗,具有当时的反封建的时代色彩和积极意义。如赞扬反抗沙皇专制统治,为自由而斗争的俄国囚徒(《沁园春·新俄万岁》);歌颂那用炸弹作武器,“一弹使奸雄破胆”,为民主共和献身的“四烈士”(《四烈士冢上的没字碑歌》)。《威权》一诗,歌颂铁索锁着的奴隶,大叫“我们要造反了”!而且“奴隶们同心合力”,终于使专制的威权从山顶上“倒撞下来,活活跌死”,表达了激烈的反对封建统治的革命思想,见出了青年胡适少有的血气和革命热情。其他诗篇,或斥封建礼俗为“丑戏”,抨击封建伦理道德(《礼》、《我的儿子》);或书写不懈努力,攀登向上的精神(《上山》);或抗议军阀政府封禁进步报刊,追求新闻和言论自由(《乐观》、《一颗遭劫的星》);或宣言“不做工的不配吃饭”,反映五四时代“劳工神圣”的思潮(《平民学校校歌》);以及表现伤时忧国,“学以济时艰”和“为国效奔走”的爱国情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