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序言

奥利弗不堪忍受棺材店一家的虐待而逃亡伦敦,但等待他的却是贼窟、罪犯。他处在犯罪的边缘,受到威胁、逼迫,毫不知情地参与抢劫,成为罪犯们的牺牲品。最后,在好心的绅士的解救下,奥利弗终于脱离了罪恶的魔爪。

《雾都孤儿》是一部典型的“犯罪小说”,大都市伦敦的违法犯罪是小说的中心主题,伦敦著名的犯罪区红花山、雅格岛、罪犯聚集的销脏地、酒店以及地下贼窝等等,是小说的主要场景。狄更斯在小说中表现了罪犯的残忍、暴力的恐怖,同时又揭示了犯罪的社会根源。小说围绕着费金和赛克斯,描写了伦敦黑暗的地下世界,塑造了个性鲜明的罪犯。老犹太是地下世界的统治者、恶魔,引诱、教唆他人犯罪,他居住在肮脏、黑暗的地下世界,谋划着偷、抢、诈骗的勾当,阴险残暴,狡诈贪婪,疯疯癫癫,脾气暴躁,没有理性,缺乏自控能力,凭冲动行事。那些穷得无法存活的孩子以及那些天生的恶徒都非得为他卖命,听他的使唤。对于知道太多或过于爱说话的人,老犹太曾不止一次地策划并实施灭口的狡计,他看到奥利弗被他吓得面色发白、浑身发抖便感到很快乐。黑沉沉的夜晚是最适合老犹太出行的时间,伦敦有名的犯罪聚集地斯诺山、霍尔本山、红花山是他常常去的地方,这里是他最熟悉的地方,也是他的销赃地。费金是反社会的典型,他以自己的邪恶而自豪。他竭力要给人留下一种诡计多端、狡黠非凡的印象,这样会使那些罪犯对他产生敬畏感。他最后在监狱的死囚室度过,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小说中的另一个罪犯赛克斯则是一个灵魂粗鄙、残忍,毫无人性,具有天生作恶倾向的恶徒。性格阴沉、暴躁,纵欲暴饮,他的怒气随时会爆发,没有理智,不管是谁,都有可能被他砸得脑浆奔流。凶恶残忍的赛克斯和阴险狡诈的费金使我们看到恶劣的环境能够使原来已经铁石心肠的、无情无义的人更坏。作为一部犯罪小说,《雾都孤儿》在对罪犯及犯罪的态度上,完全超越了19世纪以前的犯罪小说。18世纪的犯罪小说常常以宽容、幽默的笔调表现罪犯的犯罪行为和恶棍、骗子的冒险故事,小说中的罪犯被塑造为英雄、勇敢的不法之徒,他们在社会的逼迫下走上犯罪的道路,但他们的人性并未彻底泯灭。如笛福的《罗克查娜》和《摩尔·弗兰德斯》,犯罪的人常常被表现得罗曼蒂克、有趣,因其敏捷机智地躲避追捕,逃脱惩罚而受到钦佩。关于这种对于罪犯的浪漫化的不真实的表现,狄更斯在《雾都孤儿·序》中已经有所批判。在他的小说中,罪犯不再是浪漫化的英雄,小说中真正的罪犯也都是相貌丑陋、行为乖僻、灵魂粗鄙的恶棍,他们最后都得到了惩罚,绞架是他们的必然归宿。

狄更斯生活在英国司法制度改革的重要时期,英国、特别是大都市伦敦的犯罪问题已经成为引起社会普遍恐慌的尖锐问题。对于一个如此敏感的人,狄更斯的小说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表现。在狄更斯生活的早年,犯罪是非常普遍而且不受抑制的社会问题,盗窃成为当时一个具有高度组织性的大型产业,与大都市的千家万户发生关系。而法律体制和社会的法制意识还停留在16世纪的水平。但是,经过19世纪中期大规模的法律和刑法改革,警察体系的建立,到19世纪后期,英国在法律及刑法体系上已经具有了20世纪的特性。狄更斯亲身经历了这一改革与发展时期。这个时期,都市犯罪和刑法问题成为皇室及公众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和报刊、文学的热门话题。关于警察在阻止犯罪问题中的作用,开办学校还是装备警察、开办监狱,靠警察法律维持社会治安还是依靠教育、个人的自律等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对犯罪生态学的研究成为英国乃至欧洲一门新兴的学科。大量的书籍和文章讨论犯罪问题及其原因,认为愚昧无知、教育不良、人口过多、贫穷、糟糕的住房、不良的社会道德和行为标准、酗酒、流浪、放荡、懒惰、缺乏宗教信仰、违法的习惯、法律的不公正不合理、刑罚过轻、侦探不力以及伦敦的臭名昭著的犯罪区的存在等等都是造成犯罪蜂起的原因。 

狄更斯对当时伦敦的犯罪问题、司法体制以及与此相关的一切领域如法院、律师行业、监狱等等都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很多学者把这归因于狄更斯童年时期的不幸遭遇和他作为社会改革家的热情。狄更斯关注犯罪,沉迷于对罪恶的研究。写过大量论述刑法、青少年犯罪、街头打架斗殴、警探、罪犯法及管理的文章。探察充满罪恶和苦难的最秘密的地下场所,伦敦最臭名昭著的犯罪区七日晷、雅各岛、红花山等等都是他所熟悉的,并且成为他小说的场景,他在小说中探讨了违法犯罪的心理和社会原因以及权威机构对犯罪的处罚。

小说《雾都孤儿》表现了狄更斯对于刑事犯罪问题的关注和他对于犯罪的态度。

  • 下一篇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