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下编-周末风俗

  《春秋》终于敬王三十九年庚申之岁西狩获麟。又十四年,为贞定王元年癸酉之岁,鲁哀公出奔,二年卒于有山氏;《左传》以是终焉。又六十五年,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之岁,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又一十七年,安王十六年乙未之岁,初命齐大夫田和为诸侯。又五十二年,显王三十五年丁亥之岁,六国以次称王,苏秦为从长。自此之后,事乃可得而纪。自《左传》之终以至此,凡一百三十三年,史文阙轶,考古者为之茫昧。如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史之阙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李康《运命论》云:“文薄之弊,渐于灵景,齐诈之伪,成于七国。驯至西汉,此风未改。故刘向谓其“承千岁之衰周,继暴秦之余弊,贪饕险诐,不闲义理”。观夫史之所录,无非功名势利之人,笔札喉舌之辈。而如董生之言正谊明道者,不一二见也。盖自春秋之后,至东京而其风俗稍复乎古。吾是以知光武、章、明果有变齐至鲁之功,而惜其未纯乎道也。自斯以降,则宋庆历、元祐之间为优矣。嗟乎!论世而不考其风俗,无以明人主之功。余之所以斥周末而进东京,亦《春秋》之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