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世说新语-贤媛第十九

  一

  陈婴者①,东阳人。少修德行,著称乡党②。秦末大乱,东阳人欲奉婴为王,母曰:“不可!自我为汝家妇,少见贫贱,一旦富贵,不祥。不如以兵属人③,事成少受其利;不成祸有所归。”

  【注释】

  ①陈婴:秦末东阳(今安徽天长)人。秦末起兵,为项梁将,封上柱国。项羽死后归汉。

②乡党:乡里,家乡。

  ③属:归属,属于。

  【评析】

  陈婴母亲虽出身贫贱,但她分析儿子称王的利弊得失却十分中肯。陈婴少修德行,著称乡党,这应与其母的教导有关。

  二

  汉元帝宫人既多①,乃令画工图之②,欲有呼者,辄披图召之。其中常者③,皆行货赂④。王明君姿容甚丽⑤,志不苟求⑥,工遂毁为其状⑦。后匈奴来和⑧,求美女于汉帝,帝以明君充行⑨。既召见而惜之,但名字已去⑩,不欲中改⑾,于是遂行。

  【注释】

  ①汉元帝:刘奭。

  ②图:画。

  ③披:翻阅。

  中常:指相貌中等平常。

  ④货赂:指向画工行贿。

  ⑤王明君:王昭君,晋人为避文帝司马昭之讳,改为王明君。王昭君为汉元帝时宫人,汉元帝对北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将昭君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为宁胡阏氏(yān zhī烟支)。

  ⑥苟求:苟且求情。

  ⑦毁为其状:指作画时毁坏其容貌。

  ⑧匈奴来和:指匈奴呼韩单于向汉要求和亲事。

  ⑨充行:充当皇家宗室之女出嫁匈奴。

  ⑩去:送去。

  ⑾中改:路途更改。

  【评析】

  有关王昭君出嫁匈奴单于的故事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属于民间传说。

  三

  汉成帝幸赵飞燕①,飞燕谗班婕妤祝诅②,于是考问③。辞曰④:“妾闻死生有命⑤,富贵在天。修善尚不蒙福,为邪欲以何望?若鬼神有知,不受邪佞之诉⑥;若其无知,诉之何益?故不为也。”

  【注释】

  ①汉成帝:刘骜(前51—前7),字太孙,元帝子,前33—前7在位。

  幸:宠爱。

  赵飞燕:原为长安宫女,善歌舞,号飞燕,后为成帝所宠幸,立为皇后。

  ②谗:说别人坏话。

  班婕(jié捷)妤(yú余):汉成帝宠姬,因遭赵飞燕谗毁失宠,退处东宫,作赋自伤。

  祝诅:指向鬼神祷告诅咒。

  ③考问:拷打审问。

  ④辞曰:供辞。

  ⑤妾:女子自称,表示谦卑。

  死生有命两句:语见《论语·颜渊》,谓人的生死富贵,均由天命注定。

  ⑥邪佞:邪恶的谄媚。

  诉:指诅咒。

  【评析】

  赵飞燕诬告班婕妤向鬼神诅咒,于是成帝就审问班婕妤。班婕妤认为人的死生由命运来决定,富贵由天意来安排,修善还不能受到福报,作恶还能指望什么?如果鬼神有知觉的话,就不会接受邪恶谄媚的诬告诅咒;如果鬼神没有知觉,诬告诅咒又有什么用呢?班婕妤的应对有理有据,所以史书记载成帝听后也对她心生怜悯。。

  四

  魏武帝崩①,文帝悉取武帝宫人自待②。及帝病困③,卞后出看疾④。太后入户,见直侍并是昔日所爱幸者⑤。太后问:“何时来邪?”云:“正伏魄时过⑥。”因不复前而叹曰:“狗鼠不食汝余⑦,死故应尔⑧!”至山陵⑨,亦竟不临⑩。

  【注释】

  ①魏武帝:曹操。

  ②文帝:曹丕。

  ③病困:病重。

  ④卞后:曹丕之母,曹丕称帝后尊为皇太后。

  ⑤直侍:当班伏侍的人。

  直,值。

  并是:都是。

  ⑥伏魄:招魂。古人死后,举行招魂仪式,称伏魄。

  ⑦余:剩余的东西。

  ⑧故:确实。

  ⑨山陵:帝王陵墓,此指曹丕葬礼。

  ⑩竟:终于。

  临:指哭吊。

  【评析】

  古代帝王的宫廷生活颇为糜烂,淫乱无度,但民间所流传的故事则大多出于附会,不可轻信。

  五

  赵母嫁女①,女临去,敕之曰②:“慎勿为好!”女曰:“不为好,可为恶邪?”母曰:“好尚不可为,其况恶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