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告子上-11.7

孟子

  孟子曰:“富岁子弟多赖①,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今夫麰麦②,播种而耰③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而生,至于日至④之时,皆熟矣。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⑤、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故龙子曰:‘不知足而为屦,我知其不为蒉⑥也。’屦之相似,天下之足同也。口之于味,有同耆也,易牙⑦先得我口之所耆者也。如使口之于味也,其性与人殊⑧,若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则天下何耆皆从易牙之于味也?至于味,天下期于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惟耳亦然,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是天下之耳相似也。惟目亦然,至于子都⑨,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故曰: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⑩之悦我口。”

  【注释】①赖:懒。

  ②麰(móu)麦:大麦。

  ③耰(yōu):平地的农具,这里作动词用。

  ④日至:这里指夏至。

  ⑤硗(qiāo):土地瘠薄。

  ⑥蒉(kuì):草编的筐。

  ⑦易牙:又名雍巫,齐桓公宠臣,擅长烹调,其故事散见于周秦古籍。

  ⑧与人殊:杨伯峻认为省一“人”字,当为“人与人殊”。

  ⑨子都:传为古代的美男子。

  ⑩刍(chú):草食曰刍,如牛羊;豢(huàn):谷食曰豢,如猪狗。

  【译文】孟子说:“丰收年成,青年子弟大多懒惰;灾荒年成,青年子弟大多横暴,并不是天生的资质如此,而是由于环境影响了他们的心,才变成这样的。譬如大麦,播下种子,把地耙平,如土壤相同,播种时节也一样,便蓬勃生长,到夏至前后都成熟了。纵使有不同,那也是因为土地的肥瘠、雨露的滋养和人工管理的好坏不同罢了。所以,凡同类的东西,大体都是相似的,为什么唯独对于人却要怀疑呢?圣人与我们是同类的。因此龙子说:‘即使不知道脚的大小去编草鞋,我也知道决不会编成草筐。’草鞋的相似,是因为天下人的脚是相同的。口对于滋味,有相同的嗜好。易牙先掌握了我们口味的嗜好。假如口对于滋味,人人生来就不同,如狗、马与我们不同类一样,那为什么天下人都随从易牙烹调的口味呢?讲到口味,天下人都期望以易牙为标准,这说明天下人的味觉是相似的。耳朵也如此,讲到声音,天下人都期望以师旷为标准,这说明天下人的听觉是相似的。眼睛也如此,讲到子都,天下人没有不知道他的漂亮。不知道子都漂亮的,那是没眼睛的人。所以说,口对于滋味,有相同的嗜好;耳对于声音,有相同的听觉;眼睛对于容色,有相同的美感。讲到人心,唯独就没有相同之处吗?人心相同之处是什么呢?是理,是义。圣人只是先掌握了我们内心的相同之处罢了。所以理、义愉悦我们的心,就如牛肉、猪肉等愉悦我们的口味一样。”

  • 下一篇 告子上-11.8
  • 上一篇 告子上-11.6
  • 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