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公孙丑下-4.9

孟子

  燕人畔①。王曰:“吾甚惭于孟子。”

  陈贾②曰:“王无患焉。王自以为与周公孰仁且智?”

  曰:“恶!是何言也!”

  曰:“周公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③。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之,是不智也。仁智,周公未之尽也,而况于王乎?贾请见而解之。”

  见孟子,问曰:“周公何人也?”

  曰:“古圣人也。”

  曰:“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也,有诸?”

  曰:“然。”

  曰:“周公知其将畔而使之与?”

  曰:“不知也。”

  “然则圣人且有过与?”

  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过,不亦宜乎?且古之君子④,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

  【注释】

  ①畔:同“叛”。

  ②陈贾:齐大夫。

  ③管叔:周武王之弟,周公之兄;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武王战胜商纣后,封纣子武庚为诸侯,派管叔、蔡叔监督武庚。武王死,成王年幼,周公代行国政,管叔和武庚反叛周朝,周公出兵讨伐并诛杀了他们(事可参见《史记·管蔡世家》)。

  ④此段话中的“君子”一词,有身居高位者之意。

  【译文】

  燕国人背叛齐国。齐王说:“我对孟子感到很惭愧。”

  陈贾说:“大王别难过。您觉得自己与周公比哪个更仁爱而又聪明呢?”

  齐王说:“哎!你这是什么话!”

  陈贾说:“周公派管叔去监督殷国,管叔却领着殷人起来反叛。如果周公知道管叔会叛乱却要派他去,这就是不仁了;如果不知道而派他去,这便是他的不智了。仁和智,连周公都没能完全做到,何况大王呢?请让我去见孟子作些解释。”

  陈贾来见孟子,问道:“周公是怎样的人?”

  孟子说:“是古代的圣人。”

  陈贾说:“他派管叔监督殷国,管叔率领殷人反叛,有这件事吗?”

  孟子说:“不错。”

  陈贾说:“周公是预先知道他将会反叛却仍派他去的吗?”

  孟子说:“并不知道。”

  陈贾又问:“那么说,圣人也会有过错?”

  孟子答道:“周公是弟弟,管叔是哥哥,周公的过错,不也是合乎情理的吗?况且,古代身居高位的君子,有过就改;现在身居高位的君子,明知错了,还将错就错。古代身居高位的君子,他们的过错,像日食月食一样,百姓都看得到,当他们改正错误时,百姓都仰望着他们。现在身居高位的君子,非但将错就错,而且还千方百计找借口来为自己的错误作辩护。”

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