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忍辱负重

rěnrǔfùzhòng

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率大军攻打东吴大帝孙权。孙权任命陆逊为大都督,率兵抵抗。陆逊曾经担任过偏将军右都督,代替吕蒙镇守陆口,用伪装怯懦、麻痹敌人的办法,大败了蜀汉名将关羽,为东吴夺回荆州。尽管如此,陆逊在许多人眼里仍旧只是一个年轻的书生,没有多大的威望。尤其是他的部下将领朱然、潘璋、韩当、徐盛等,这些人中有的是老资格的将领,有的是皇室贵族,大家都不把陆逊放在眼里,常常违反他的号令。

陆逊担任了大都督这一职务后,起初并没有与刘备正面交战,而是避开刘备的锐气,休养生息。这时,那些看不起他的部下开始嘲笑陆逊怯懦,陆逊也不生气。等到蜀兵日久疲惫、守御松弛时,他下令部队听从他的指挥,占住有利的地理条件,进行火攻。

火攻之前,他召集各路将领说:“刘备是举世闻名的人物,连曹操都害怕他们,这是一个很强大的敌手。各位将军都深受国家的恩惠,应当同心同德消灭敌人。我虽然是个书生,但是主上交给我这样的重任,要诸位将军屈尊来协助我,并不是没有原因的,是因为主上看到我多少有一些长处。这么长时间以来,我能够忍受耻辱,担当这一重任,所以各位一定要做好本职的工作,不能推三阻四。军队既然有规定了的纪律,希望大家不要违反。”

结果,这一次火攻打得蜀军大败,刘备逃回蜀国,不久,病死在离吴蜀边界不远的白帝城。

解释:能忍受屈辱,承担重任。忍:忍受,忍耐;负:承担。

出处:《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

  • 下一篇 如鱼得水
  • 上一篇 绕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