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麦琪麦琪

《旧约·马太福音》第二章中所记载的从东方来到利伯恒寻访初生基督的三位博士,他们分别拿黄金、乳香和没药为礼物献给耶稣的礼物。

一美元八角七分。就这些了,其中六角还尽是些零碎的硬币。这些都是在和杂货商、菜贩和肉店老板讨价还价时一分分地抠下来的,一想到自己这样斤斤计较,用不着别人议论,她自己就臊得满脸绯红了。黛拉已经来回数了三遍了,还是只有一元八角七分。第二天就是圣诞节了。

显然,除了扑倒在那张简陋的小沙发上放声大哭之外,实在是没有什么别的办法。于是黛拉就这么做了。这不禁勾起了她关于生活的感叹:人生原本就充满了哭泣、抽噎和微笑,而抽噎则占了其中的大部分时光。

趁着女主人逐渐从哭泣转为抽噎的这会儿,让我们来看看这房子。这是一套带家具的公寓,每周八美元的租金。虽然不能说全然无法形容,但这情形的确和贫民窟相差不远了。

楼下门廊里的信箱从没投进过一封信;门铃的按钮也从没有人碰过。那儿还挂着一张卡片,上面写着“詹姆斯·迪林汉姆·扬先生”的字样。

从前屋子的主人每周有三十美元的收入,生活富裕的时候,“迪林汉姆”的字样也跟着风光过。可现在,主人的收入一下子减到了二十美元,“迪林汉姆”的字样也似乎模糊了起来,仿佛它们正在认真地考虑着要缩减成一个谦虚、不张扬的“迪”字。但是每当詹姆斯·迪林汉姆·扬先生回到家里,詹姆斯·迪林汉姆·扬太太——就是已经介绍给大家的黛拉——就会叫他“吉姆”,并热烈地拥抱他。这当然挺不错。

黛拉哭完了,朝脸上扑了点粉。她站在窗边,呆呆地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后院里,一只灰猫正在灰色的篱笆上溜达。明天就是圣诞节了,可她只剩一元八角七分钱给吉姆买一件礼物。几个月来,她已经尽可能地省下每一分零币,结果却还是只有这些。毕竟每周二十元是远不够用的。开销总是比她预计的多。每次都是这样。只有一元八角七分给吉姆买礼物。哦,她的吉姆,她曾多少次快乐地盘算着给吉姆买件美妙的礼物。一件精美、珍贵、质地上乘的礼物——无论如何,它总要勉强配得上吉姆。

房间的两扇窗子之间有一面镜子。或许你在租金八元的公寓里见过这样的壁镜。一个纤瘦轻巧的人,通过观察镜子里一连串的竖线条,总能大致了解自己的模样。黛拉身材苗条,完全掌握了这门技术。

突然,她猛地从窗边转过身来,站到镜子跟前。她的眼睛里闪耀着光芒,脸上却在二十秒之内失去了血色。她飞快地解开了头发,让它散落下来。

要知道,詹姆斯·迪林汉姆·扬一家有两件东西是让他们十分自豪的。一件是从吉姆的祖父那一代传下来的金表;另一件就是黛拉的头发。就算示巴女王示巴女王:《旧约·列王记上》第十章记载了示巴女王带着香料、宝石和许多金子去拜访所罗门王,要考验他的智慧是否名副其实。住在风井对面的公寓里,如果哪天黛拉把她的头发垂在窗外晾干,也准会让女王的珠宝和礼物都黯然失色。就算所罗门王所罗门王:公元前十世纪以色列国王,因其智慧和建筑设计著称。成了看门人,把他的财宝都堆在地下室里,如果吉姆每次路过时都掏出他的金表,也准会让他忌妒得直扯胡子。

现在,黛拉美丽的头发披散着,像一道褐色的小瀑布,水波起伏,闪闪发亮。头发一直垂到膝盖下面,就像是给她披上了一件外套。接着,她又有些慌乱地迅速把头发扎了起来。有那么一会儿,她犹豫了,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一两滴泪水溅在磨旧的红地毯上。

她穿上棕色的旧外套,戴上棕色的旧帽子。眼睛里的泪光仍然晶莹透亮,裙角倏地划了一道弧线,她就闪出了门外,下楼来到大街上。

她停住脚步的地方挂着一块招牌,上面写着“莎弗朗妮莎弗朗妮:意大利诗人塔索的史诗《被解放的耶路撒冷》中舍己救人的典型人物。夫人,各类头发用品一应俱全。”黛拉跑上一段楼梯,喘着气,让自己平静下来。那位夫人身材高大,皮肤白得过了头,神情冷漠,和“莎弗朗妮”这个名字一点儿也不相称。

“您愿意买我的头发吗?”黛拉问。

“我买头发,”夫人说,“把你的帽子拿掉,让我瞧瞧。”

褐色的小瀑布起伏着倾泻了下来。

“二十美元。”夫人一边说一边熟练地抓起头发。

“现在就给我钱。”黛拉说。

哦,接下来的两个钟头就像是长了玫瑰色的翅膀一样轻快。别去管这蹩脚的比喻。要知道,黛拉正挨家挨户地搜寻着商店,要给吉姆买件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