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第三十三回 宋江大破连环马

高唐州失陷,知府高廉被杀,邻近州府忙上奏朝廷。皇上大惊,急令高太尉派兵围剿。

高太尉举荐汝宁郡都统制呼延灼为兵马指挥使,天子赐他一匹日行千里的踢雪乌骓马。呼延灼又推荐韩滔为正先锋,彭圯为副先锋。他三人兵分三路,半月后在汝宁州会合,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直奔梁山泊而来。

梁山泊众头领得此消息后,忙商议迎敌之策。吴用道:“那呼延灼乃开国功臣呼延赞的后代子孙,武艺高强,英勇善战,人称双鞭呼延灼。此战须谨慎,要派遣强将,先力敌,后智擒。”

于是,宋江定下五将连环阵,命秦明打头阵,林冲打第二阵,花荣第三阵,一丈青第四阵,孙立第五阵,让这五将轮番作战。宋江则亲自带领十位头领在后压阵。水路方面,由李俊等头领驾船接应。此外,又命李逵、杨林兵分两路,埋伏接应。一切准备妥当,只等官军到来。

呼延灼大军到后,令百胜将军韩滔为前军,天目将军彭圯为后军,自己为中军主将。不想碰到梁山泊那五员猛将轮番作战,韩滔、彭圯招架不住,皆靠呼延灼全力御敌。那彭圯见一丈青是员女将,已然轻敌,两人斗至二十余回合,被一丈青诱近,只见一丈青从袍底下取出红绵套索,把套索往空中一抛,刹时间把彭圯套牢了,拖下马来,生擒了去。

韩滔见此情形,急忙催动军马,冲杀过来。宋江见了,立即指挥十位头领带大队人马迎去。呼延灼连忙召回本部军马,只靠连环马军御敌。原来,这连环马军,马背马甲,人披铁铠,弓箭也射不透。这三千连环马军弓箭齐发,梁山泊众军无法近前。宋江忙命收兵回寨,呼延灼也退至营中。

宋江回至寨中,见彭圯绑着,忙喝退军士,亲自替他松绑,以礼相待,对之细说众好汉如何被逼上梁山的经过情形,彭圯听了,大受感动,愿意归顺入伙,宋江大喜。

呼延灼回营后,与韩滔商议军情,知梁山泊将猛兵强,不可力敌,只能以连环马取胜。当下,传令下去,叫三千马军分为一百队,每三十匹为一连,用铁环连锁。一旦遇敌,远用箭射,近用枪挑,一字排开,冲杀过去。五千步兵随后接应,呼延灼与韩滔在后面压阵。商议定了,次日天晓出战。

次日,宋江让前军五队人马一字排开,自己带领后军十位将领随后接应,仍叫两路人马埋伏左右。却见对方阵前一千步兵,只是击鼓呐喊,无一人出来交锋。宋江正自疑惑,忽见对方阵前出现三面连环马军,直冲过来,远用箭射,近用枪挑。宋江这边人马被杀得大败,直逃至水边。

幸亏李俊等六名水军头领在那接应,众人才得上岸。清点人马,损失过半,好在众头领无恙。晁盖、吴用、公孙胜下山来看望宋江等人,一齐商议对策。

那呼延灼凯旋而归,一面派人上京报捷,一面请太尉派炮手凌振前来,炮轰梁山。那凌振乃燕陵人氏,善造火炮,有宋朝天下第一炮手之称。

凌振来至呼延灼军中,问清山寨地形,安排了风火炮、金轮炮和子母炮这三等炮石攻打。命众军士整顿炮架,竖在水边,准备放炮。

此时,宋江等人正在聚义厅商议军情,听到山下三声炮响:其中两炮打在水中,一炮打至滩边小寨。众人大惊失色,宋江更是烦闷不已。晁盖想出一计,派人破坏了炮架,把凌振引诱至水上,将其捉住,押上山来。

宋江见了凌振,亲自替他松绑,并赔情说礼,众人皆劝说凌振入伙。凌振道:“我一人倒不打紧,只是家中老小皆在京师,一旦被人得知,必受牵连,这又如何是好?”宋江道:“请统领放心,几日内,必将你家中之人接来山寨团聚。”凌振道:“若能如此,定效犬马之劳,赴汤蹈火,万死不辞!”晁盖大喜,忙吩咐摆设筵席庆贺。

次日,众人饮酒时,宋江对众人说起连环马的厉害,却无计可施,只听金钱豹子汤隆道:“我有一计,或许可破这连环甲马。”原来,他家祖辈以打造军械为生,曾造过专用来破这连环甲马的钩镰枪,如今有图样带在身边。可汤隆只会打造,却不知使用钩镰枪的枪法,只有他在东京金枪班做教师的表兄徐宁,会使金枪法和钩镰枪法。这是徐家的祖传绝技,不传与外人。

汤隆这番话提醒了林冲,他在京师时,与徐宁交好,知他钩镰枪法天下间独一无二。林冲道:“那徐宁在京师任职,如何肯上山寨来?”汤隆道:“他家有件祖传宝贝,叫雁翎锁子甲,又轻又坚,穿在身上,刀枪不入。他视这副甲如性命一般,平日用一皮匣装着,挂在卧房内的屋梁上。只要把这副甲弄到手,不愁他不来。”

下一页 第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