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少年百科 - 电子书 - 正文*

王成

王成是山西太原人,原来是富贵人家的孩子,只因为过于懒惰,以至于生活越来越贫苦。家里只剩下几件破屋子,家人只能睡在乱麻之中,因此就经常吵架。一年夏天,天气异常炎热,很多人都到村子外面的周家废弃的园子里纳凉,王成也常去。周家的这个园子,大部分屋子都塌了,只剩下一个亭子还很完好。有天早上,村里人都回自己家里,只剩下王成一直睡到中午才准备回家。王成起来后,溜达了一会儿发现了一只金钗,捡起来一看上面刻着:“仪宾府制”几个字。王成的祖父曾当过衡王府仪宾,因此家中收藏的旧物中多半也有这几个字。他正拿着金钗犹豫不决,忽见一个老太太来找金钗。王成虽然很穷,但为人正直,马上就把金钗还给她了。老太太很是高兴,夸奖王成的品德高尚,说:“这钗值不了多少钱,但是这是我丈夫给我的遗物啊。”王成便问她丈夫是谁。老太太说是原来的王府仪宾王柬之。王成大吃一惊说道:“那是我的祖父,他和您是怎么认识的啊。”老太太也很惊讶,说:“那么你就是王柬之的孙子啦,我是个狐狸成仙,百年前与你祖父结婚。他死后,我就离开了,不料丢了金钗,这才碰见你,这真是天意啊。”王成过去也听说过,祖父有个狐妻,就相信了老太太的话,便带着老太太回了自己的家。

到了家,王成赶紧叫妻子出来见过老太太,妻子衣衫褴褛,脸色也很难看。老太太不禁叹息道:“想不到王柬之的孙子竟然沦落到这个地步。”她又看见灶上也没有什么食物,就问:“你们家这么穷,是靠什么为生啊?”王成的妻子就连哭带说地把家里的难处都告诉老太太了。老太太就把金钗给了她,让她拿去换米,还说三天之后再回来。王成挽留她,老太太却说:“你连妻子都养不活,我留下,你用什么来供养我呢。”于是她就离开了王家。

老太太走了之后,王成和妻子说了老太太是狐仙,以及和自己祖父的事情。妻子听了很害怕,但王成却说老太太是非常仁义的,要好好对待。妻子答应了。三天后,老太太果然又来了,拿来了一些银子和一些粮食。晚上老太太就和王成的妻子在一起睡。一开始妻子还有点害怕,后来看老太太很和善,也就不再担心害怕了。

第二天,老太太起来就对王成说:“你不能懒惰,应该做点小生意,不能坐吃山空。”王成说没有本钱啊。老太太说:“你祖父在世的时候,金银随便我拿,因为我不是世间的常人,因此并不需要钱,但我现在还有点私房钱四十两。你用这些钱去买些葛布,到京城去卖了,可以赚些钱。”于是王成按照老太太说的,买了葛布准备上路。老太太叫他赶紧动身,不要在路上停留,否则就来不及了。不料王成在路上碰上了暴雨,身上都湿透了。王成从来没吃过这种苦,十分疲惫,于是就住进了旅店休息。第二天刚想上路,又碰上了大雨,于是王成又耽搁了一晚。等他快到京城时,听说城里葛布很贵,心里非常高兴,但进了京城才知道原来南面的路不通,贝勒府又急用葛布,因此葛布就很贵了。但一天前,贝勒府的葛布已经买足了,布价就下来了。后来京城里的葛布越来越多,价格也就越来越低了。王成因为没有利润一直都没有卖,但自己的花费已经不少了。王成住的旅店的店主劝他把布卖了,再去做别的生意。王成卖了布,却亏了十几两本钱,却没想到这些钱也被偷了。王成一点办法都没有,有人劝他去把店主告到官府。但王成觉得是自己命不好,和店主无关。店主听说了王成的经历,就送给他一些路费让他回家。但王成觉得这样空着手没脸回家见老太太,想来想去,进退两难。

正巧这时候碰见了斗鹌鹑的,赌注有时甚至能达到几千两,而买一只鹌鹑,只要几百铜钱。王成动了心思,想要去买些鹌鹑。店主也同意了,还说可以不收他住店的费用了。王成很高兴,又买了一担鹌鹑回到了京城。店主人也很高兴,希望他能早点卖了鹌鹑。没想到,又遇上连夜的大雨,鹌鹑大部分都死了,最后只剩下了一只。王成十分焦急,但又毫无办法,店主也感到很可惜。王成心想,钱也花光了,家也回不去了,只好一死了之。好心的店主就劝慰她,看了仅剩下的那只鹌鹑后,对他说:“你这个鹌鹑很不寻常,别的鹌鹑可能是被它杀死的,你好好对待它,也许可以凭它谋生。”

王成听了店主的劝告,好好驯养它,带着鹌鹑去市集上斗,每次都得胜。半年多,王成就赢了二十多两金子,心里好受些了,把这鹌鹑看得比性命还重要。

话说回来,有个亲王很喜欢斗鹌鹑,每年上元节,都允许老百姓带着鹌鹑到府中斗。这一年又到了上元节,店主就对王成说:“你发财的机会来了,就是不知道你的运气如何。如果斗败了,你自认倒霉;如果万一赢了,王爷一定会要买你的鹌鹑,到时候你按我的眼色行事。”便亲自带着王成来到王府。

下一页 第 1 2
  • 下一篇 狐嫁女
  • 上一篇 马介甫